天津消防网 
欢迎光临:中国天津市消防网门户网站现在时间:
消防科普

浅析山区突发特大洪涝灾害事故抢险救援工作

来源:    更新时间:1970-01-01 08:00:00    编辑:管理员    浏览:1335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浙江省丽水市“8.20”特大洪灾事故的特点与抢险救援行动过程,分析其实战成功的关键在于从“定灾、抢险、救灾”三方面突出“第一时间”,从而保证整体救援行动中被困人员与救援人员“零亡人”。同时从政府应急救援预警机制、决策、响应、预案等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消防 洪涝灾害 抢险救险 实战 思考

2014年8月19日至20日,丽水市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全市平均降雨量达196.1毫米,其中丽水莲都区普降雨量达到314毫米,为百年一遇。主要干支流全部超警戒水位,小一型水库蓄水率达99.4%,大型水库滩坑水库、紧水滩水库均超出汛限水位。强降雨还造成莲都区城区10余平方公里区域被淹,部分低洼处积水深达2米,大片房屋被淹、大量人员被困,电力、交通、通信中断,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丽水市消防部队闻警出动,前期救援阶段(8月19日晚至20日24时),消防部队投入冲锋舟(皮划艇)8艘,出动车辆466辆次,警力1858人次,后期排涝清淤阶段(8月21日至25日)共投入消防车22辆,消防机动泵18台,完成28个区域的道路清洗、排涝、送水等救助任务,共抢救保护财产约1.212亿元,救援过程中未造成参战官兵伤亡。

丽水市地处浙西南山区,境内有瓯江、钱塘江、飞云江、灵江、闽江、交溪水系,水域较多,江溪源短流急。其气候又受相邻温州的海洋气候波及,每年都受台风影响与暴雨袭击,抗台抗洪已列为当地消防部队的常态任务。“8.20”丽水市特大洪涝灾害事故虽为百年一遇,但对常年抗洪抗台的山区消防部队来说,对其开展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实战目的。

一、灾情特点

“8.20” 浙江省丽水市特大洪涝灾害事故是丽水市建国以来百年一遇的最大洪涝灾害事故,也是建国以来丽水支队处置难度最大、规模最大、作战范围最广、参战力量最多、社会影响最大的一次实战抢险救援行动。此次灾害事故特点为:

(一)降雨时间短,雨量大。此次降雨主要集中在8月19日8时至20日8时,丽水城区以上区域降雨量达153毫米,最大单站雨量插花墩站达312.5毫米。

(二)受灾面广、点多。因短期集中暴雨导致溪河水位急升,再加上部分坝区紧急泄洪,从而使洪灾迅速蔓延,造成丽水全市109个乡(镇、街道)、31.72万人受灾,房屋倒塌604间、农作物受灾20.82万亩、堤防损坏210处20.34公里。

(三)经济损失重。洪灾中,全市公路中断133条次,通讯线路中断4条、供电线路中断18条,直接经济损失10.25亿元(约为丽水市庆元县2012年GDP的三分之一)。

(四)流域洪水并发,洪水量大。瓯江干流与松阴溪、好溪、宣平溪、太平港、浮云溪等支流洪水,在丽水城区同时汇集,洪峰叠加。大水门站洪水位在20日12时40分达到52.79米,部分地方已经达到堤顶,为百年一遇。

(五)各类警情量多、集中,部队处置压力大。仅在前期救援的24小时内,消防部队共处置险情198起,营救遇险群众615人,转移疏散被困群众2357人,营救遇险群众615人,转移疏散被困群众2357人。不论是指挥中心值班人员,还是前线抢险官兵,部队有限警力在处置连续不断的警情中,四处驰援,不眠不休,承受巨大压力,经受巨大考验。

_page_break_tag_

二、救援情况

(一)第一阶段:研判灾情,启动预案

第一起灾情时间为19日18时55分,一男子驾车途径丽新畲族乡畎岸村时,连人带车被大水冲走,消防官兵经过2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营救到精疲力竭的被困人员。随后,报警持续不断,至19日21时,全市共接警近百起。如此短时间内的同密度接警量立即引起支队全勤指挥部的高度重视。根据罕见灾情,丽水支队第一时间启动抗洪救灾应急救援预案,迅速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全面组织指挥抗洪救灾工作,指挥重灾区消防大队全力投入救援,命令全市部队立即进入全面备战状态。

20日凌晨,对灾情进行详细研判分析后,支队应急救援指挥部认定此次多发性灾害事故为罕见洪灾,立即向市委、市政府及市抗洪防汛指挥部提请启动防洪防汛救援重大灾害处置预案。调派武警、海事、民兵预备役、公安等各方面力量投入到救灾中来。

(二)第二阶段:全面抢险救灾,严防死守目标

1、全面部署力量,展开高效救援

20日凌晨起,丽水城区灾情不断扩大,主要险情有:

1时18分,防洪堤4名群众被困,水没胸口,消防官兵冒险探水寻觅,安全转移;

3时12分,一残疾男子在市污水处理厂附近一片被洪水围困,消防官兵涉水游泳300米,成功营救;

4时38分,联城街道武村多名群众被困,消防官兵利用冲锋舟将对被困群众成功疏散救援;

7时10分,一名老人被困在观音岩一农家乐房间内,情况万分紧急,消防官兵破窗而入,将老人营救并送至医院进行就诊;

8时05分丽水汽车东站一对养蜂夫妻被困洪水;

8时15分地处城市凹地的水南村全村被洪水围困;

9时许火车站塔下村有20多名村民及一名临产孕妇被困洪水……。

支队全勤指挥部命令:丽水城区所有消防力量全部投入抢险救灾,同时抽调景宁、云和、碧湖等中队的部分执勤力量进行增援。各救援段的参战力量按指挥部命令迅速分赴作战,作战秩序与效能得到充分显现。随着灾情变化与救援进程的深入,参战警力与灾害需要救援力量的矛盾开始显现。而丽水市除城区灾情最为严重外,其它县市也同时暴发不同程度洪灾,针对严峻救援形势,上午9时,支队应急救援指挥部意识到一线警力与装备紧缺的危机,立即决定向总队报告请求跨区域增援。

12时30分温州支队2车、2艘冲锋舟和1艘皮划艇、20人到达,14时30分许衢州支队2车2艘冲锋舟13人到达。随后,这两支力量立即领受任务,进入相应力量薄弱区段进行作战。至此,面对洪灾造成的主城区各主要战斗段与十余处重要目标的力量部署全部完成,并有序高效地展开抢险救援。

2、严防死守,确保重要目标安全

在第一时间实施人员救助疏散的同时,指挥部及时调派警力全力保证城市重要目标的安全运行。

20日上午至21日中午,经过1天1夜的持续作战,成功保护丽水电业局滨江变电所,确保了城区正常供电;

20日下午,成功排除汽车东站加油站和三岩寺加油站油品泄漏险情;

抗洪期间,消防部队共保卫供电供水设施、医院、粮库、车站等重要目标10余处。

_page_break_tag_

(三)第三阶段:排涝清淤,协助灾后恢复

21日清晨洪水退去,市区丽青路以南道路路面垃圾成山,厚厚的泥浆盖满了路面和两边人行走道,瓯江几公里长防洪堤更是面目全非,城区火车站区域,塔下村区域,三岩寺社区、厦河村、水南新村一带,大量房子、商铺、企业工厂、地下车库被洪水浸泡,断电缺水,损失严重,居民情绪激动。参战官兵们随即投入抽水排涝,送水清淤任务中。后期排涝清淤阶段,消防部队共投入消防车22辆,消防机动泵18台,官兵70人,圆满完成28个地点的道路清理、排涝、送水,以及5公里防洪堤清淤等救助任务。至8月29日,灾情影响基本消除。

三、实战成功关键

从整个抢险救援行动来看,丽水支队从“定灾、抢险、救灾”三方面突出“第一时间”,是保证了此次特大洪灾被困人员与救援人员“零亡人”的关键。

(一)全勤指挥部深度研判,动态响应,第一时间准确定灾。

“定灾”是消防部队对情报信息进行动态监测与深度研判定后,对灾情等级与响应做出的首要环节。定灾环节又分为研判与响应两部分。

主动研判:在此次灾情发生后,支队第一时间成立以军政主官为总指挥的全勤指挥部,紧盯灾情变化进行灾情等级评估,对灾情发展实施提前预判,统一指挥全市抗洪救灾工作。短时间内大量接警使全勤指挥部高度警惕,准确判定为特大洪灾等级,在指派相应力量赶赴现场的同时,提请政府升级救援响应。

动态响应:根据各地灾情同发频发的实际,指挥部果断采取“统筹全局,确保重点、兼顾一般”的方法,科学合理调派一线救援警力:一是将市区大中队(特勤中队、莲都大队、开发区大队)、支队全勤指挥部人员和机关干部,调派至各受灾点参加救援工作;二是立即抽调灾情较轻的景宁、云和、碧湖等中队的部分执勤力量增援主城区;三是请求总队调派温州、衢州支队救援力量进行跨区域增援。

支队全勤指挥部的主动研判与提前部署,对整个抗洪抢险行动成败起到了关键作用。

(二)重点突出,分段指挥,战术准确,第一时间高效抢险。

在特大灾害事故面前,抢险的时间性是第一要素。“抢时间”就是第一时间救人。此次洪涝灾害面广点多,警情多而杂,大量群众被洪水围困,丽水支队始终坚持“科学施救、救人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市抗洪防汛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支队充分发挥消防部队应急响应迅速、器材装备优良等优势,以119作战指挥中心作为信息联络中枢,及时了解掌握灾情和救援需求,将丽水城区划分为塔下、火车站、碧湖、三岩寺等4个救援段,分别指派支队党委成员担任各救援段指挥长,全面组织抢险救灾行动,提高了救援效率。

同时,支队迅速启动应急救援保障预案,增调装备物资和技术力量,做好参战官兵的装备维修、油料供给等保障工作。救援过程中,安全防护措施落实到位,无官兵受伤,确保了抗洪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全体参战人员在做好自身安全防护的基础上,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小组攻坚、编队行动”的战术要求,正确运用各种救援措施,展开生命大营救。期间,共营救遇险群众615人,转移疏散被困群众2357人。

(三)总揽全局,统筹兼顾,作风顽强,第一时间开展救灾

在特大洪灾面前,各县(市、区)消防部队抗洪抢险救援任务都极为繁重,支队通盘考虑全市救灾情况,不盲目调动周边县市消防力量,而是第一时间请求总队调派兄弟支队力量增援,同时使城区消防力量最大化,此外在遇到火灾等其他任务时,合理调派警力、装备到场处置,及时排除险情。尤其是市区三处加油站泄漏、火车站广场附近几千余人集中被困区域、受淹小区发生火灾、增援云和等灾情时,均得到了第一时间的处置。

无论是先期抢险阶段还是后期排涝阶段,参战官兵舍小家、顾大家,艰难涉水,第一时间到岗到位,发扬不怕疲劳、不怕困难、连续奋战的优良作风,经受住抗洪救灾任务地域广、时间长的严峻考验。在长时间作战中,坚守岗位,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充分展现了丽水消防官兵博在山区,争创人民满意消防队伍的铁军风采。

_page_break_tag_

四、引发的思考

(一)重特大灾害事故的政府预警评估机制问题

重特大灾害事故的政府响应是第一响应,在此次特大洪灾中反映出政府的预警评估存在不少问题。政府应进一步细化预警等级响应机制,各等级进行明确力量调派。在力量响应前期,相关力量就要进入等级防备状态,驻守重点部位及区域,力量调集应坚持“调早调足”,并备有相应预备队机动。面临大量人员形成威胁的灾害事故,应提前以类似防空警报的特殊信号来警示。

(二)响应处置的政府决策平台问题

必须突出市政府应急办的“指挥棒”效能,总体作战部署、所有作战指令均统一归属市应急办或各地应急办。突发灾情来临前,通过预警机制启动,决策平台涉及的各单位部门及专家组应立即投入24小时备战状态,于市应急办集中并研判灾情,根据灾害等级进行力量调集与响应处置,并依托应急办通讯指挥平台统一发布作战指令,统一宣传口径。

(三)初战控灾的第一响应力量问题

消防、武警、军分区、公安作为初战响应的第一力量,应在可能扩大的突发灾情前就提前进入响应战备状态。战时:在响应前,救灾车辆、装备、物资应提前配备到位。在响应时,应加强协同与分工,严格遵循“救人第一”初战原则,根据现场人员被困情况,多点同步救援,尽可能提高救援效能。响应后,根据指挥部要求,立即投入到物资疏散、重点部位保卫等任务中去。平时:一是加强救灾装备、物资的配备;二是加强多种力量等级响应、协同救灾的训练与合成演练。

(四)预案修定演练及日常宣传

要根据当地灾害事故特点,全面修订应急救援预案。要制修订预警响应机制严密、可行度高的预案,并且每年在重点时段(如自然灾害多发期前)进行预案推演、逐级预案演练,查找预案存在不足,检验力量调集与处置效能。

在日常宣传方面,可以学习日本经验。日本是灾害大国,民众防灾意识特别强。从“820”特大洪灾来看,民众在第一时间接收警示存在问题,很多人在灾害来临时才知晓,应对自然仓促。因此,我们可在城市中以防空警报的形式进行警示,在各乡村中的固定位置安装手摇式或储电式的警报器,同时在未断电区域进行电视、广播、LED、网络、短信等反复提示。这种警示需要在日常进行普及宣传,在各级演练中进行同步演示,使民众知晓:凡此警报一响,必有灾情。所有人员均应离开住处,配合救灾抗灾。而此类警报,只适用于战争、各类突发灾害及演习演练等。


消防培训
点击排行
随机新闻
友情链接
点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这里给我发消息

19943758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