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消防网 
欢迎光临:中国天津市消防网门户网站现在时间:
消防科普

浅析如何构建与当前救援形势相适应的消防体系

来源:    更新时间:1970-01-01 08:00:00    编辑:管理员    浏览:3406

摘 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消防安全形势日益严峻,消防部队所承担的灭火救援任务越来越重,虽然经过几年的大发展,作为专业救援力量的优势越来越明显,但与所承担的职责相比,在警力与兵员情况、指挥员能力素质、安全防护工作、装备建设、灭火救援社会协同体系等方面依然存在着很多突出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本文笔者从加强部队自身建设,大力发展多种形式消防队伍,不断完善包括社会救援体系、人才队伍体系、装备设施体系在内的消防力量体系建设等方面作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消防部队 灭火救援 力量体系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消防部队除了完成火灾扑救任务外,还要积极参加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危险化学品泄漏、道路交通事故、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建筑坍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空难、爆炸及恐怖事件和群众遇险事件的救援工作并参与配合处置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矿山、水上事故,重大环境污染、核与辐射事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消防法》第37条规定“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按照国家规定承担重大灾害事故和其他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工作”,明确了应急救援、拯救生命为消防部队的法定职责。这充分说明,消防部队已经成为国家应急救援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大。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城乡工业化、市场化的格局逐渐形成,全国火灾呈逐年上升趋势,重特大恶性火灾事故时有发生。特别是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燃气得到普遍使用,易燃可燃物质不断增多,一旦发生火灾,便会瞬间扩大,形成猛烈燃烧的局面,往往一处火灾需要多队增援。一些火灾现场情况呈现出更加复杂化的特点,涉及到高层建筑、地下工程、石油化工等诸多公众聚集场所,火场形势瞬息万变,烟雾毒性大、火焰辐射热强、建筑物随时坍塌、燃烧爆炸现象瞬间发生等不安全因素增多,对参战官兵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非传统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各种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暴力恐怖事件等呈逐年上升趋势,消防部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安全形势。消防部队虽然在最近几年得到了空前发展,拥有自身诸多优势,但在灭火救援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突出的问题。面对当前的救援形势任务,为了更好地履行职责使命,我们需要认真探索,构建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消防力量体系。

一、消防部队自身优势

(一)具有应急救援专业知识和实战经验消防官兵长期经受灭火战斗和抢险救援考验,频繁参与灾害事故处置,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探索出许多成功的救援方法,掌握了较强救援专业理论知识,养成了顽强的战斗作风,练就了官兵不怕流血牺牲的坚强意志。

(二)拥有先进的器材装备

在中央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投入下,消防部队开发和引进了大批科技含量高的各种常规装备和特勤装备。如防化车、化学洗消车、多功能救援车、登高车,移动式生物快速检测仪、化学毒气侦检仪、生命探测仪,破拆、登高、照明器材及设备,形成种类多、功能全的救援器材装备体系。

_page_break_tag_

(三)消防通讯快捷、准确

消防部队建立了“119”报警专线和调度专线,实现了无线通信三级组网和图像传输,以及抢险救援现场与指挥中心的通讯畅通。“119”火警调度指挥中心一般都与当地供水、供电、燃气、公安、交通、医疗卫生等部门进行了联网,建立了联动机制,能够快速通报灾情或调集参与处置,使接警、处置更加快捷、准确。除此之外,GIS地理信息和GPS卫星定位系统在消防通信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由上可知,消防部队由于其独特的执勤方式、覆盖范围广的业务特长、令行禁止的军事化管理,使它已经成为我国承担灭火救援和处置突发事件任务最多的专业救援力量。

二、消防部队在灭火救援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警力不足与兵员素质不高使之难以适应任务需求

随着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消防部队灭火救援面不断扩大,任务增加与警力不足和兵员素质不高的矛盾越来越大。基层大中队官兵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从素质上看,现代灭火抢险救援要求参战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做到业务精通、训练有素,具有高超的技战术水平,仅凭三、五年的学习锻炼很难达到这一要求。由于两年制义务兵役制,基层消防战斗人员的层次主要是高中初中文化程度,从本质上讲,以义务兵、初级士官为主体的部队作战人员兵员结构和文化知识结构相对较低,实战经验缺乏,难以适应当前的任务需求。

(二)指挥员素质与实战需要不匹配

1、指挥员对现场情况掌握不够。部分指挥员对辖区情况不够熟悉,过分依赖业务骨干,导致对重点单位和重要场所的情况“一头黑”;有的指挥员对于途中询情不够重视,没有很好地利用出车到现场这段宝贵的时间,及时获取相关信息,导致到达现场后失去先机;还有的指挥员对灭火救援现场的侦察不到位,不够细致,不能准确判断事故情况,或急于救人,未进行侦察就立即展开行动,导致不必要的伤亡。

2、现场指挥员经验不足、缺乏专业知识。有的指挥员缺乏实战经验,特别是年轻干部,进入部队时间较短,各类灾害事故处置经验不足,临场组织指挥能力欠缺。部分指挥员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面对比较大型的灾害事故现场,或者特殊灾害事故时,无法准确判断形势,找到最有效的处置对策,适时调整战斗部署,最终贻误战机,甚至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3、存在麻痹思想。部分指挥员,因长期工作在灭火救援战线上,实战经验丰富,但对灭火救援行动的安全意识过于随意,缺少在细节方面的防范意识,凭经验办事,平时小的救援现场不按相关安全程序来执行,致使指战员养成习惯,一旦遇到大的灾害事故,现场就会出现组织指挥程序混乱局面。

(三)安全防护工作不够全面、细致

1、安全制度落实不到位。虽然《作战训练安全要则》、《抢险救援勤务规程》从灭火、抢险救援和业务训练安全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作了明确规定和严格要求,但是真正执行起来却有困难。平时交接班器材检查保养走过场,形式大于内容;使用上存在不懂、不会、不知现象,不注重业务理论学习,不注重经验积累,对防化服、空气(氧气)呼吸器等涉及生命线的装备技术性能一知半解,对灾害事故尤其是危险化学品灾害的等级防护要求模棱两可。在灭火救援行动中,未建立空气(氧气)呼吸器使用登记、未设立现场安全员和观察哨等现象经常出现,留下了安全隐患和漏洞。

_page_break_tag_

2、防护装备配置不够齐全。虽然近年来消防部队防护装备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有些特殊防护装备还是缺额较大或者没有配备。比如,消防员单兵定位装置、单兵通信系统、头骨振动式通信装置、防化服、救援护肘、护膝、水面救援装具等装备未配备或配置不足。

3、防护装备存在质量不过关,性能不达标。如空气呼吸器的实际使用时间与理论值偏差较大,呼救器磁钥容易丢失,开关容易失灵;呼救器后场接收装置只有声光报警功能,不具备后场定位功能;部分灭火防护服的防水、防火性能不强,经几次洗涤后性能下降较大;消防手套使用一至两次就会破损;消防胶靴在阻燃、防穿刺、防砸、耐久性等方面性能不高,容易鼓包等。

4、防护装备的管理机制不完善。防护装备未有效地形成一个体系,生产厂家较多,后期服务也良莠不齐,产品各有自己的特点,造成许多防护装备无法配套使用。在管理维护上,没有进行专业的培训,爱装管装制度不落实,对新配装备说明书、合格证、保修卡保管不善,储存、维护保养方法不当等问题。如空气呼吸器面罩不相对固定,面罩使用中刮蹭严重,使用后不清洗消毒,防化服、侦检类设备等装备因为平时不常用,储存、保管条件不符合要求。另外,缺乏必要的防护装备测试、预警设备,检测退出机制缺失,空气呼吸器、安全腰带、安全绳等装备没有明确检测、退出的具体时限和要求。

5、官兵应急避险技能不强。面对多样化的灭火救援任务,以及我们自身知识结构的局限性,缺少对各类灾害事故特点和规律、危害程度及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的全面了解,只注重处置的快速性,而忽视了科学性和安全性。同时,消防部队在训练手段上,由于受经费、训练场地、训练设施、训练装备、特别是模拟训练设施的限制,除开展一些简单的训练外,对于复杂艰巨的化工、有毒、有害、洞室、隧道、易燃、易爆等特殊火灾和抢险救援专项训练的处置不能有效地开展,达不到“练为战”的目的。

(四)装备种类与实战需求不相适应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各地相继配置了举高车、破拆车、救生器材、防毒防化器具等具备特种功能的装备,为消防部队承担应急救援任务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但是,目前只有特勤队配备了相对齐全的应急救援装备,普通基层中队只配备了简单的应急救援装备,而处置地震灾害、洪涝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特殊事故的设备是普通中队所缺乏的。当前公安部要求配备的11项个人防护装备、23项专项器材、32项特种防护器材还有很多基层中队没有配备到位。再者,由于国内的技术水平有限,很多已配备的国产装备中许多质量不是很好,需要经常维修;购置的进口装备维保困难,通用性不强。这些,势必影响消防部队完成法律赋予的应急救援任务。

(五)灭火救援社会协同体系尚未形成

近几年,各地虽然相继成立了由政府牵头,消防承办,各支力量参加的抢险救援组织,并组建了指挥、通信、消防、医疗、公安等协同战斗小组,也制定了预案,但是由于救援力量结构不尽合理,运行不够顺畅,很少组织必要的协同训练和演练,导致指挥部和各救援队伍之间缺乏协调能力和信息沟通渠道,联合机动能力参差不齐,各种救援力量和相关职能部门之间基本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不能实行整体联动,难以形成救援合力。如果不加以改进,一旦发生大的抢险救援事故,消防部队也只能充当主力军甚至孤军作战,无法充分发挥现有社会力量和技术装备的最大效能,导致战机贻误。

三、消防力量体系构建

当今社会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综合性的灾害应急救援体系来应对包括火灾、地震灾害在内的多种灾害事故,使其不仅满足应急救援的专业要求,又能够做到快速出动,高效率遂行全天候24小时应急任务,无疑,救援职能不断拓宽的公安消防部队已具备这两个基本条件。根据目前的救援形势任务和消防部队自身优势,结合灭火救援中的突出问题,在努力加强公安消防部队自身建设的基础上,需要大力发展多种形式消防队伍,不断完善包括社会救援体系、人才队伍体系、装备设施体系在内的消防力量体系建设。

_page_break_tag_

(一)进一步打造消防铁军工程,提升部队应急救援战斗力

灭火救援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苦的工作,在灭火救援中,人力、物力资源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消防员作为灭火救援中最关键的“人”的因素,就必须具备较全面的政治素质、技能素质和业务素质,打造公安消防铁军是全面提升公安消防部队战斗力的重大举措,当前消防部队应以打造公安消防铁军工程为抓手,全面加强官兵素质能力建设。

1、以理论知识武装官兵头脑。现代化消防技术装备的应用,要求官兵将专业技术知识和基础科学知识结合。对一些专勤抢险救援器材,应及时组织全体官兵学习掌握其性能、技术参数、使用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及维修保养知识等,而且要在实际操作上熟练掌握,多使用、多摸索,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确保在执勤灭火救援工作中运用自如,使官兵从理论水平进化到实践操作能力,建立“文武双全”的队伍,保证部队官兵在各类事故面前应付自如。

2、强化体能、技能,苦练基本功。现在的灭火救援任务时间长、环境恶劣、危险系数高,需要广大官兵要有坚韧的毅力和良好的体能,这就需要充分利用各种训练器械,严密组织训练,严格检查考核,开展达标创优活动,增强官兵体魄,切实解决部分官兵在灭火救援中"跑不快、拿不动、上不去"等问题。对于技能训练,更要采取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反复操作,达到熟能生巧。在技能训练中,要注意集思广益,发扬军事民主,积极的创新训练方法,改进训练模式,提高训练效果,特别注重针对性、灵活性、实用性。

3、着眼实战,切实提高科学施救水平。①指挥训练。加强战例研讨,重点研究部队作战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通过编组作业、集团作业、即兴作业等方式,开展想定作业训练,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提高分析判断、运筹决策、组织协调、临机处置等方面的水平。②战术研究。开展高层建筑、地下工程、石油化工、人员聚集场所等现代火灾,以及危险化学品泄漏和爆炸、建筑坍塌等重大灾害事故处置课题研究,加强对重大灾害事故应急救援新理论、新战法和新技术的研究,指导部队熟悉、掌握和运用,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转化生成为部队的战斗力,适应现代条件下灭火和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③组织演练。适时开展班与班、中队与中队,甚至跨区域的灭火救援行动,在实战的氛围下,检验部队战斗力。要经常深入实地,熟悉情况,根据灾害特点模拟推演,全面开展地下、高层建筑、油气储罐火灾模拟和道路交通、建筑倒塌事故模拟训练操法,开展高温、有毒、缺氧、浓烟等复杂危险情况下的实战演练,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切实提高部队灭火救灾和应急救援能力

(二)进一步加强联动体系建设,形成以消防为主的社会救援体系

应急救援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社会性工作,事故涉及面广、事发突然、情况复杂、任务艰巨,没有统一的组织指挥,明确的职责分工,很难有效地实施科学的处置。当前,消防部队担负任务越来越重,所遇到的灾害事故处置难度越来越大,牵涉面也越来越广,需要的智力支持、装备援助也越来越多。单靠消防部队自身力量实施灭火以及应急救援是难以圆满完成的,因此,必须建立高效的救援联动机制,健全应急机制,整合救援力量。

1、建全社会联动机制。把当地公安、武警、驻军、医疗卫生、民政等单位纳入应急救援体系,明确其在应急救援中的任务和协调配合的方式方法,确定抢险救援响应机制和启动形式、组织原则和通信指挥方法,做好处置准备。

2、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当前消防部队应提请政府牵头,组织各有关部门共同参加,结合本辖区特点深入调查研究、分析灾害事故可能发生、发展的原因和处置的措施对策,科学有效地制定各类抢险预案。

3、突出合成化实战演练。通过积极开展合成化实战演练,可以检验和提高城市抢险救援的指挥能力、各协同单位的联合作战能力,明确各自职责和分工,现场解决抢险救援中存在的联络调动等问题,整体保障抢险救援的需要。

4、建立跨区域救援机制。实施跨区域联合作战和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是现代灭火救援任务的现实需要,建立跨区域联合应急救援机制,努力提高综合救灾效率及整体应急救援能力。

5、健全各类灾害事故数据库。各地应结合本地实际,政府应召集各有关部队,通过选派专业人员对辖区可能发生的灾害事故基础性数据进行采集和加工,为应急救援体系的建立提供技术上的支持,数据库要专人维护,并经常进行数据采集更新。

_page_break_tag_

(三)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储备战略,夯实应急救援力量

世界未来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加速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人才是最珍贵的战略资源,确立科学的人才战略是克"敌"制胜的根本途径。人与灾害事故的较量,可以说是人的智能与高新技术智力的较量。在科学技术广泛运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今天,“科技强警,人才强消”是提高消防部队战斗力的必然选择。

1、要抓住《消防法》赋予应急救援职能这个契机,建议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相关配套法规,将应急救援建设纳入社会经济发展大局考虑,统筹为消防部队增加应急救援力量,破解只增任务、不增投入的困境。

2、建立一支涵盖有关领域的专家队伍,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救援出警制度,为处置重大灾害事故提供技术支持。

3、要加快应急救援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消防部队是一支武警序列的公安现役部队,这种体制使消防部队人员流动过快,难以保留专业技术人员。国家应当尽快调整消防部队人事政策,延长官兵服役期限,对优秀人员实行返聘,以保留专业技术人才。

4、进一步拓展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多种形式消防队伍是公安消防部队重要的一支补充力量,面对职能的拓宽,消防部队一方面应提请政府加大经费投入,从体制方面保证多种形势消防队伍的健康发展,解决队伍后顾之忧。另一方面消防部队应对多种形势消防队伍进行定期检查、指导,在应急救援方面实行统一调度及联勤联训,保证队伍的战斗力。

(四)进一步加强装备设施体系建设,提高战勤保障能力

消防技术装备既是人类同火灾作斗争的主要工具,又是形成部队战斗力的基本要素。精良的技术装备是决定灭火战斗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国内外多起火灾扑救战例证明,对日益复杂的大型火灾,传统的人海战术、车辆战术已不再适应了,现代火灾需要现代消防装备,这样才能适应灭火实战的新要求。

1、加大高科技装备的配备。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消防部队的作战任务由过去单一的火灾扑救模式拓展到爆炸险情排除、潜水救助、高速公路抢险、空难施救、洞穴救援、化危品泄漏处置等各个方面。因此,除了消防必需的各类防护装备外,我们应该积极的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帮助,投入大量资金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个人防护装备、高科技装备、特种装备、消防通信等4类装备体系结构,增大装备的科技含量,深化以人为本的理念,保证各类灾害事故的处理更加科学,保证救援人员更加安全。

2、加强装备技师培训制度。各级公安消防部队要根据本地配备的装备种类,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装备操作使用、维护保养培训工作。消防总队、支队应结合部队实际,开辟多种渠道举行各类装备培训班,进一步培养和储备装备技师人才,实现人与装备的完美结合。

3、完善辖区应急救援装备物资储备库。当前各级消防部队应提请当地政府进一步完善战勤保障体系建设,针对辖区灾害事故特点,组织社会在关部门将辖区内所有生产、销售、储存消防器材、物资、装备及社会救援物资的单位、企业信息,整理归档、分门别类、统一录入战勤保障管理系统,进一步健全战勤保障网络建设,为及时、准确调集社会力量提供信息支持。(武从佳)

参考文献

[1]公安部消防局.中国消防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2

[2]王宏伟,杨傲.我国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减灾,2007(12):17-18

[3]朱力平.动态立体灭火救援圈[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7:36-40


消防培训
点击排行
随机新闻
友情链接
点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这里给我发消息

19943758686